上海助儿飞翔上门康复团队 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天
有这样一群儿童,伴随着他们的不是快乐和幸福,而是康复师。有些家庭因此而家徒四壁。父母对他们的期待,也许仅仅是可以站起来、生活能够自理、能够正常跟人交流……这些在平常孩子身上,轻而易举就能够实现的事,对他们而言,却是喜悦的收获,甚至是一生的追求。

“孩子是家庭、社会的未来,康复一名特殊儿童,就能解放一个家庭,最终能够减轻社会的负担。”

助儿飞翔的负责人刘老师告诉我们。上海助儿飞翔儿童康复中心主要帮助0-8岁的特殊儿童

他们可能是自闭症儿童、脑瘫儿童、发育迟缓儿童、脑外伤儿童或是唐氏综合症儿童等,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,逐渐融入社会生活中。
自成立以来,助儿飞翔康复中心已帮助超过300个特殊儿童。

康复训练让孩子迈出了第一步
刘老师在从事特殊儿童康复师的过程中,接触过很多的家庭,刚开始儿童康复行业方兴未艾,很多家长并不信任他们这样的康复师,更信赖的是医院的医生,但是医院通常是检查评估为主。
特殊儿童更需要的是,早期的干预、训练、康复,这些是检查评估替代不了的。随着行业的发展,互联网的兴起,越来越多特殊儿童的家长意识到了这一点,愿意把孩子交给刘老师这样的专业康复师。

小邱在省级医院诊断为广泛性发育障碍,平时沉默寡言,不能像同龄儿童一样玩耍,缺乏互动与沟通主动性,抗拒出门。助儿飞翔的老师了解到这个情况后,提出上门为小邱进行感知力等一系列训练。
这些训练,能够以家庭中的生活场景为主导,将康复的内容融合到生活中、游戏中,让小邱在自然的情况下完成整个训练过程。

并且,小邱的家长能够在旁学习简单的康复训练。有些训练并不是康复师做一次就可以的,让量变产生质变,家长可以利用分散的时间增加训练的频率,效果会更好。
目前,小邱已大有改善,愿意出门和人交流了,家长对这个改变大为感动,“如果没有你们,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”
在助儿飞翔,有经验丰富的特教老师、康复治疗师和资深康复师,能够帮助特殊儿童从治疗到康复,一步步的走向好转。
在家做康复更利于儿童康复

作为经验丰富的康复师,刘老师发现,儿童来到康复中心,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,特别是年龄更小的孩子,离不开父母的照顾。
孩子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下进行康复训练,心理更有安全感。上门做康复,
配合父母的作息时间,不耽误工作,能够减轻生活压力。

典典是个发育迟缓的孩子,在6个月的时候仍然头控不稳,全身发软。全家为了这个事,多次在家与医院之间奔波,依旧没有改善孩子情况,典典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。经过双方协商,助儿飞翔的老师上门为典典进行了康复治疗。
随着一天天的康复,典典的头控稳了,学会了翻身、独坐、爬行、靠墙站立、迈出人生的第一步……典典的妈妈对康复中心的老师非常感激:“真的,我原本都不抱希望了,是刘老师给了我们希望,专业的事情要由专业的人来做。”

结语
由此可见,康复师提供上门服务,对于儿童在家进行康复治疗,有着积极的作用。
助儿飞翔希望,就像他们的名字一样,以科学为核心,遵从医教结合的原则,通过系统的全脑应用训练和快乐的学习方法,助力这些特殊儿童“飞起来”。
作为上海第一家颇具师资规模的、能够提供上门康复治疗的机构,助儿飞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